案例丨柳州:智慧赋能精细管理,服务固本“绣”美龙城

2025.07.09

柳州,又称龙城,是一座极具现代化、又不失古典气息的历史文化名城,是以工业为主、综合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。近年来,柳州市城市管理局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“人民城市人民建,人民城市为人民”的重要理念,紧扣国家、自治区、柳州市关于加快人工智能发展的相关要求,以“绣花功夫”推进城市管理现代化建设,在城市管理智慧化转型方面,积极创新人工智能应用场景;在城管执法水平提升方面,运用执法监督平台强化执法管理;在市容环卫服务升级方面,塑造全效型城管新形象。构建“重智能、抓管理、强服务”三位一体的城市管理发展新格局,走出一条具有柳州特色的科学化、精细化、智能化道路。


01、智慧赋能强基,实现智慧城管业务“三大转型”

引入AI技术打造智慧城管“数智助手”,汇聚通用城市管理数据,不断创新城市管理应用场景,充分发挥智慧城管平台在城市管理中的枢纽作用,优化城市治理方式,构建城市管理“技术融合、业务融合、数据融合”“跨层级、跨系统、跨部门、跨业务”协同管理的“三融四跨”基础管理体系。



一是从“数字化”到“智能化”的技术转型。智慧城管平台通过“数智助手”整合442万条城市管理相关数据,依托DeepSeek模型构建知识查询、业务指导模块,部署多终端智能抓拍城市管理问题,运用YOLO模型和大数据驱动打造8类自动立案场景、81类智能派遣事项,目前智能派遣占比超50%,准确率达99.65%。将覆盖38个街道(镇)、317个社区(村)的52个应用子系统编织成一张“市级统筹、部门联动、智慧管控、长效管理”的“智慧管理网”,智慧城管全流程减人工、提效率。以往一条普通的数字城管问题需10至30分钟才能解决,人工智能介入后,城市管理问题实现了“秒级立案、精准分拨、闭环留痕”。



二是从“单打独斗”到“齐抓共管”的模式转型。柳州智慧城管平台整合全市70余家管理部门的部件数据资源,将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关联起来,主动发现问题,统一指挥协调处置,打破了以往城管部门“单打独斗”的被动局面,“大城管”格局初步形成;平台综合调度城管执法、市容环卫、市容巡查员及城市管理相关部门,结合市民“微信随手拍”,构建“巡查发现+指尖上报”双入口,构建“群众点单、平台派单、网格跟单、部门结单”的全链治理闭环,通过全民参与激活城市治理“神经末梢”,绘就共建共享同心圆;平台采用“市县(区)一体化”的工作模式,突破过去只有市、城区两级联动的传统架构,将业务范围拓展至市辖五县,是广西首个实现智慧城管平台业务市、县(区)全覆盖的城市。



三是从“粗放式”到“精细化”的管理转型。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深度挖掘海量城市管理问题数据,通过可视化数据生成热力图精准定位问题高发区域和时段,直观展示问题类型等关键要素,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建议;采用系统点名查岗、北斗在线管控、业务评价等技术手段,形成“人管系统、系统管人”的协同管控机制,按照主要道路三遍次要道路两遍的要求,全覆盖、不间断、无遗漏巡查上报、核查核实工作网格内城市管理问题,实现“巡查无盲区、管理可量化”,让城市治理精度触达每个街角;深化城市管理精细化,在三无小区尝试“技巡+人巡”的采集方式,探索推进智慧城管网格覆盖到小区,及时发现小区内的城市管理问题,建立“前端及时发现+后端依法处置”的有机衔接机制,联动各职能部门解决社区范围内的城市管理难点、堵点问题。



02、数智执法强体,实现城管队伍水平“三大提升”


积极探索城市管理新模式,搭建“城市管理执法监督一体化平台”,显著提升城管执法效率、精度与监管水平,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撑。



一是从“纸写笔载”到“系统管理”的执法效率提升。平台整合立案、调查、处理、执行、结案等全流程模块,对全市城市管理执法案件的办理流程进行标准化设计,执法人员依照既定程序轻松完成从立案到结案的全过程。以技术手段杜绝了有案不立、有线索不查的行政不作为行为,解决长期以来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存在的重实体轻程序的顽疾,执法全程留痕,可追溯、监管,及时纠正违规操作。以往处理一起案件需要数天时间,如今通过平台,平均处理时间缩短至半天以内。自平台启用以来,全市城市管理执法机关通过平台共立案件627517件,增强了全市打击违法行为的力度。



二是从“经验主导”到“数据引领”的执法精度提升。建立平台法律数据库,执法人员可快速准确检索出执法案由及相关法律法规、司法解释、规范性文件等,帮助执法人员全面了解法律规定,避免因法律知识疏漏导致的执法错误,确保执法办案依据充分,提高合法性。类案推送功能可根据案件信息,从案例库中推送相似案例,执法人员参考类案处罚依据和处理结果办案,确保相同或类似案件的处理结果相对一致,实现同案同罚,提高执法的公正性和准确性、公信力。平台打破部门数据壁垒,与行政审批、市场监管等部门信息系统对接,执法人员可一键调取相关占道审批、商户注册信息、过往违法记录,为精准执法提供依据。



三是从“传统教学”到“云端赋能”的执法水平提升。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开展平台操作培训,邀请技术专家、业务骨干授课,分享优秀执法案例,提升执法人员业务水平与平台应用熟练度。平台还具备执法考试培训学习功能,执法人员可随时登录平台学习法律法规、执法流程等知识,并通过在线考试检验学习成果,提升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,为执法队伍的规范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。自2020年以来柳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已连续五年获自治区第一。


03、服务应用塑形,实现市容环卫服务“三大升级”

积极推动城市管理行业应用互联互通、数据共享,充分发挥市容环卫系统优势,打造便民亲民特色服务,为持续擦亮柳州“山清水秀地干净”金字招牌贡献城管环卫力量。


一是从“要我做”到“我要做”的管理服务升级。柳州市将商户门前环境卫生、美化绿化、市容秩序问题纳入管理,搭建覆盖全市范围的“门前三包”子系统,通过与相关部门数据互联共享,融合采集到的2万8千条商户信息,实现“门前三包”商户智能提醒服务,让商户更乐意接受自治管理。市容巡查员扫码可快速上报“门前三包”问题,系统自动发送短信提醒商户自行整改,城管执法队员扫码可获取商户历史违法信息,市民扫码可获取门店基础信息。通过将管理要求转化为服务清单,使市容巡查和城管队员从“问题发现者”转型为“品质辅导员”,让“三包”责任成为城市品质的“加分项”。




二是从“难解决”到“有办法”的业务能力升级。柳州市搭建了市容环卫信息系统,该系统运用互联网、物联网等科技手段,对市容环境卫生、环卫基础设施、环卫设备运行等内容进行全方位巡查,实现了城管环卫数据实时互联、环卫运行与监管一网统管。该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,快速发现问题、精准定位责任主体,及时推送整改任务,大幅缩短了疑难问题的处理时间。在过去,公厕智能显示屏故障等疑难问题,从发现到处理完毕需要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,而现在,通过市容环卫信息系统,环卫设施疑难问题通常在几个工作日便能解决,简单问题最快可在1小时内办结。显著提升了市容环卫管理效率,为市民创造了更加干净、整洁、有序的城市环境。



三是从“分散式”到“集成型”的服务场景升级。柳州是“城管便民生活地图”APP全国示范城市,市城市管理局以服务民生作为城市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整合分散在城市管理领域的各类服务,打造资源汇聚共享的“一站式城市公共服务中心”。通过自治区“智桂通”、柳州市“龙城市民云”等多级公共服务APP,向市民提供“城市问题反映”“生活垃圾处理费缴费”“垃圾分类”“找公厕”等14项便民服务,不断优化城市管理服务板块,打造高效集成的市容环卫服务应用场景矩阵,荣获柳州市“龙城市民云”用户票选“最受市民欢迎十佳服务”第一名。


千日淬锋芒,今朝绽芳华。如今柳州智慧城管业务覆盖率达100%,地表水质排名连续5年获得全国“冠军”,“柳州蓝”天数连年位居自治区前列,先后荣获“国家园林城市”“国家卫生城市”“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”等荣誉。站在新起点,柳州市城市管理局正以“绣花匠”的专注、“店小二”的贴心,树立“服务型城管”标杆,让城市更有温度、治理更有精度,为中国式现代化柳州实践贡献智慧城管力量。